你真以為自己還有隱私?早就被泄露了!
發布日期:2020-01-24 16:00:00 瀏覽量:690人
2017年領英案中,hiQ Labs利用自動化機器人,在職業社交網站Linkedln上抓取用戶的公開個人資料,再進行處理分析后出售給客戶,已持續7年。
2019年51信用卡利用爬蟲技術非法獲取用戶信息進行暴力催收,牽扯8340萬人注冊用戶數,爬取的數據涉及到個人隱私數據、政府機關數據、銀行機構數據等非公開數據。
爬蟲技術的出現是為了滿足大眾對于信息檢索的需求,幫助企業更加精準的分析目標用戶的商業行為,然而它也成為不法份子獲取他人數據的工具。
被爆出的事件涉及金額大,受害人數多,但這些被揭發的事件僅是冰山一角,到底怎做,我們才能保護企業的數據不被扒竊?
一般的企業用戶是會將文檔數據儲存在員工的電腦中,分散存儲,但同時數據沒有防護,協同性差,可控性低。也有企業把數據放在公有云盤中,但是某度網盤也曾被第三方爬取大量客戶數據,大量身份證被隨意查看,其中不乏政府單位的數據。為防止這些事情發生,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許多企業選擇自建云盒子私有云盤,配合反扒手段,保護數據安全。
1、部署本地數據庫,沙箱技術,文件加密存儲,不僅能夠防止外部攻擊,還能預防內部員工隨意跨級查看核心文件。
2、賬號密碼登入。網站可以通過用戶瀏覽器的Cookie對用戶身份進行識別,區分人和機器的操作。云盒子移動端支持指紋識別,快速登錄。同時未登錄賬號云盒子賬號,其他人在你電腦上也無法查看你創建在本地快捷鍵的文件和桌面云鏈。
3、外鏈+權限設置,云盒子私有云盤設有外鏈和云鏈分享方式,云鏈針對于有云盒子賬號的用戶,數據可追蹤,內部流通有保障。對外分發文件,在云盒子生成外鏈可以同步設置預覽、下載、上傳修改等4級權限。云盒子不允許公開分享,提取查看文件需要提取碼,且有期限,提高了技術門檻,拒絕因忘記取消分享而被爬蟲軟件爬取。
互聯網時代,數據竊取防不勝防,我們能做的就是加強保護。
友情鏈接: